时间:2023-08-20 18:46:42来源:
景泰蓝,又名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,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,明代景泰年间(1450年-1456年)最为盛行,又因当时多用蓝色,故名景泰蓝。
景泰蓝以紫铜作坯,制成各种造型,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,中充珐琅釉,经烧制、磨光、镀金等工序制成。
景泰蓝造型特异,制作精美,图案庄重,色彩富丽,金碧辉煌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。
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精品。
它以细扁铜丝作线条,在铜制的胎地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,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,经烧制、磨平、镀金而成。
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(公元1271~1368年)的大都城(今北京市),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(公元1450~1457年)。
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为主,所以被称为"景泰蓝"。
旧时的景泰蓝制品专供皇室贵族享用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。
新中国成立后,景泰蓝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,在工艺上更趋成熟。
目前的品种主要包括景泰蓝和花丝景泰蓝两大类,其中景泰蓝产品又分为金地景泰蓝和蓝地景泰蓝两部分,花丝景泰蓝又分为金地花丝、银地花丝和蓝地花丝三类。
"景泰蓝"完全由手工制成,制作过程十分精细,需要经过制胎、掐丝、烧焊、点蓝、烧蓝、磨光、镀金等十余道工序。
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,又利用了瓷器、珐琅等工艺,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,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。
景泰蓝的造型优美,图案华丽,色彩鲜艳,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在国内外广受赞誉。
品种除旧有的装饰性摆件外,近几年又新发展出一大批实用性品种。
景泰蓝,又名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,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,明代景泰年间(1450年-1456年)最为盛行,又因当时多用蓝色,故名景泰蓝。
景泰蓝以紫铜作坯,制成各种造型,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,中充珐琅釉,经烧制、磨光、镀金等工序制成。
景泰蓝造型特异,制作精美,图案庄重,色彩富丽,金碧辉煌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。
其材质为铜胎,施珐琅彩釉。
其制作工艺繁复。
主要生产流程有:
制胎(材料为金属铜)、焊丝(用铜丝焊成图案边沿)、填料(珐琅彩釉)、烧烤、打磨等。
而瓷器以瓷土等制胎,不用焊丝与填料,图案一般系彩料绘制,烧烤后也不需打磨。
浩瀚的历史长河中,万事万物,瞬息万变,瑰丽的艺术珍宝也是数不胜数,他们随着匠人的接力,智慧的传承,成为永恒。
景泰蓝,就是其中翘楚。
“一件景泰蓝,十件官窑器。
”物品虽不能言语,但却能引人心生向往。
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,登峰造极的花纹与线条,是匠人们无数个日夜的思索和探求。
景泰蓝正名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是用柔软的扁铜丝,掐成各种花纹并以色釉填充,烧制而成的瓷器。
由于珐琅釉大多为蓝色,由此得名“景泰蓝”。
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出现在元朝,兴盛于明朝景泰年间。
在景泰蓝制品中,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纹样都要从工艺技术出发,按照美的原则加以提炼和概括。
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格律严整、节奏鲜明的技术格式。
景泰蓝的价值传承,也全仰仗于人心所向。
国之瑰宝的延续,说起来,是每一个人的事。
是北京的工艺。
景泰蓝,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,春秋时已有此技术,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名,故称“景泰蓝”。
景泰蓝正名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俗名“珐蓝”,又称“嵌珐琅”,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,用柔软的扁铜丝,掐成各种花纹焊上,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。
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,制作技艺比较成熟,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,故而得名“景泰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