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6-26 21:31:42来源:
提及洛阳汉墓出土的汉尺(关于历史中关羽身高的简述)的相关内容,许多人不太了解,来看看小娉的介绍吧!
《鹿鼎记》开篇,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在丽春院大堂摆茶座说评书,讲到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“身高八尺,腰围也是八尺”。
围观听众马上
对腰围八尺提出质疑,反而对身高八尺安之若素
。
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尽管在清朝的时候,作为度量单位的“尺”,长度大约是32厘米,已经和现在的“尺”非常接近了。
但是
在百姓的思维中,一个人身高八尺并不出奇
。
产生如此现象的原因,大多还是拜评书艺术所赐。
传统评书中,八尺基本是一个猛将的身高下限。
那么,评书艺术中的“尺”,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
历史长河中“尺”的演变
尺是一种古老的长度计量单位,其上有丈,其下有寸。
一丈是十尺,一尺又是十寸。
尺的长度确认,是由寸而来的
。
对于寸的长度,古人定义:人手腕到动脉这段距离,是一寸。
由此可见,
寸本身就是一个不够精准的长度单位
。
人的手腕从哪里算起?动脉又在哪个地方?加上每个人的这部分长度又不同。
所以,原始的寸只能是一个大约的计量单位,由此推之,尺也是如此。
为了统一这两个长度,中国在很早的时候,就制造出了官方的标准尺模,来指导市场交易中心出现的长度计量。
有史料记载,最早的尺出现在商朝,长度大约合现在的16.95厘米
。
商朝的尺模只出现在史料中,没有实物出土。
进一步的记载表明,
到了周,秦汉,尺的长度已经增加到了23厘米
。
南北朝时期,尺的长度突破了30厘米,已经开始接近现代尺的长度。
随后的一千多年中,尺的长度增加没有那么大的跨度。
宋朝时突破31厘米,明清达到32厘米,基本上就和现代尺的长度差不多了。
自东汉以来,
大多数历史朝代的尺模都有相应的文物出土
。
实物长度和历史记载相互对应,基本吻合。
问题来了,为什么历史上,尺的长度在不断增加呢?
尺的实际长度为什么会不断增加?
这就要结合尺在国家赋税中的重要作用来说了。
我们知道,尺是民间市场交易中的重要计量单位。
在涉及到长度交易的场合里,尺是最为常用的
。
买布的时候一般不说“买布”,说“扯上几尺布”;做家具的时候,要和工匠说“打个几尺的床”。
连喜儿过年,也要“扯上二尺红头绳”……可见尺的使用范围之广。
尺的交易中如此频繁的使用,当然是长度保持稳定为好。
但是作为统治者来说,就不是这样了。
古代百姓给国家上缴赋税时,
大多数时间里上交的是实物,可能是谷物,可能是丝布
。
站在统治者角度,自然是赋税越多越好。
但是加税是大事,不可常用。
所以统治者们就开始在计量工具上打主意。
计量谷物就大斗进小斗出,计量丝布就不断的增加尺的长度
。
同样是十尺丝布的赋税,尺模从20厘米变到22厘米,凭空就多收入百分之十的税。
而尺模又由官家来定,算起来,这笔生意可说是一本万利了。
所以,我们看到,在历史长河中,
尺的长度在不断增加。
尤其在乱世,增加的幅度会骤然变大
。
可以说,每一次尺长的增加,都对老百姓增加了一次无形的盘剥。
所以,你看,小小的尺上,就这样蕴含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故事。
关羽“身长九尺”换算一下是多高?
讲完尺的演化,就让我们看看题目中关羽的“身长九尺”大约是多高吧。
关羽的身高史无记载,说他“身长九尺”多是从评书中演绎而来,自宋朝以来,尺的长度基本保持在30厘米以上,即使按照下限计算,
关羽的身高也要两米七,远超小巨人姚明了
。
常识判断,这是不可能的。
实际上,评书中说到的尺,来源要追溯到汉尺。
汉尺的长度,除了史料记载之外,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曾经挖掘出两把汉尺实物,
其中一把保存较为完整的汉尺长度是23.1厘米
。
这把尺,也是考古实物中最早的一把尺。
按照汉尺计算,
关羽的身高大约是2.08米,虽然还是觉得很高,但是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
。
古人虽然营养条件不如现在,平均身高不如现在,但是偶尔出现几个拔尖的,还是可以理解。
以汉尺来计量,关羽的大哥刘备,史载身高“七尺五寸”,大约173厘米,已经很正常了。
诸葛亮身高八尺,大约184厘米冒尖,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大高个了。
关羽的三弟张飞,身高无记载,评书中使用的武器是丈八蛇矛,换算下来接近250厘米。
需要注意的是,
丈八蛇矛是一丈零八寸,不是一丈加八尺
。
儒家创始人孔子,周游列国,屡屡被困。
史记《孔子世家》记载身高九尺六寸,即便以当时的周尺计算,也要超过220厘米。
孔先生凭此身高当选正史中最高的人,实至名归
。
还有一些小说中角色的身高,也值得说说。
《水浒传》中的武松,身高也是八尺,统一按照汉尺计算,也是184厘米冒尖。
他哥哥武大郎不足五尺,按照四尺九算,刚刚113厘米。
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浪子燕青,如此风流倜傥的人物身高竟然只有六尺,
换算成现在还不到140厘米,实在难以想象
。
所以,有人说《水浒传》中用的“尺”大约不是汉尺,而是比汉尺略长1厘米的三国尺。
这样的话,武松是194厘米左右,大郎是118厘米略高。
燕青则是145厘米略高。
即使这样,和想象中燕青的形象也是相去甚远。
结语
如上分析可见,
关羽放在现在,也就是略高一些的个头
。
在营养普遍充足甚至过剩的现在,有些初中生的身高都已经和关羽相仿。
但是,演义中使用的身高计量并没有被时代抛弃,反而深刻地渗入我们的记忆中。
“堂堂七尺男儿”现今仍旧广泛使用,可见一斑。
,
本文字数共计2817字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