雏形是什么意思(雏形是什么意思)

时间:2023-09-02 03:41:55来源:

雏形是什么意思?

雏形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chú xíng,意思一是事物初步形成的规模,未定型前的形式;

二是照实物缩小的模型。

出自康有为 《大同书》己部第四章:

“图画雏形之器,古今事物莫不具备。

雏形是什么意思?

"雏形"一词通常指某个事物或概念的初步形态或原始状态。

它表示一个尚未完全发展或成熟的阶段,类似于一个初步的模型或蓝图。

在不同的领域中,"雏形"可以指产品、技术、理论、计划等的初步形态,暗示着它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。

雏形还是皱形?

雏形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chúxíng,意思一是事物初步形成的规模,未定型前的形式;二是照实物缩小的模型。

出自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己部第四章:

“图画雏形之器,古今事物莫不具备。

”雏形有两层意思:

(1)[embryonicform]∶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

(2)[prototype]∶根据实物按比例缩小

什么是汉字的雏形?

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。

与甲骨文、金文和石鼓文等,同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资料。

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,汉字产生前,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。

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,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,只有单个的符号。

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,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,大约自公元前4800——4300年之间。

此外,大汶口文化、龙山文化、良渚文化时期,也都有陶文。

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,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,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。

推荐资讯